发票是商品购销和商业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凭据,每个人几乎都会跟发票打交道。那么民国老发票是什么样子呢?笔者近日梳理了荆州市档案馆273张“民国老发票”,细细品读、玩味,不禁颇有感慨。可别拿土豆不当主粮哦,这些时隔多年的小小纸片,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有着独特的档案价值。
诚信味——送礼也要开发票
荆州市档案馆现存民国老发票涉及8个全宗,时间从民国三十五年到民国三十八年,也就是1946年到1949年之间。那时候发票款头都有“发奉”二字,所有的发票都是手写并盖上印章,贴上印花税票。现今的人们,除非公费开支、购买大件商品或药品等特殊商品,一般都不要发票,商家也可乘机避税。但在民国时期,开具发票可是一种“规矩”,就连买支笔、买电灯泡、买米、补口锅等都有发票,甚至连送礼都不例外!如“专送徐鹤松先生买五峰茶主席茶加菊花壹斤”,后面贴上印花税票;还有“发奉 春节劳军猪肉贰仟斤”,都将用途写在上面:送礼和慰劳军队。为何如此细微的东西也要开发票?主要是一个诚信机制。当时出售货物必须开发票,并贴印花税票,如果被查到缺少发票,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查有多数商号发售货物均不开立发票按章贴用印花或已开立发货票而短列货价少贴印花……如再查获逃漏印花之商事凭证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科罚绝不姑宽”(见下图档案)。
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10月14日财政部湖北区国税管理局江陵稽征局关于各业商号发售货物应开立发票遵章贴花函
送徐鹤松先生五峰茶壹斤的发票及印花税票
民国三十七、三十八年春节劳军、商会买米和补锅发票
史料味——民国沙市经济社会的缩影
从馆藏多张发票可以看出当年通货膨胀情况严重,比如,1947年购买一支毛笔要25000国币,一个灯泡要11000国币。据国民党江陵县区总工会1948年至1949年4月所编《生活指数编审表》记载:“沙市物价指数增长幅度以1948年8月为基数1,则12月为36.2,次年元月为90.5,4月为1306337”,老发票充分折射出了“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的社会现象。此外,从这些发票中,还可以看出当时的纳税轨迹,比如有好几张发票的背面全贴满了印花税票,这说明当时赋税已经很重,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丝绸业、染坊业、食茶业、土布业、宴席等各行各业公会纷纷呈报营业税倍额增加无法缴纳(见下图档案)。国统区著名诗人袁水拍(笔名马凡陀)曾写了一首政治讽刺诗:“发票贴在印花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重税派在你头上”。买一口皮箱印花税票要另贴一张账上,因为发票上印花税票贴得太多,好像不是在发票上贴印花,倒是像在印花上贴发票了。
民国三十七年沙市商会关于各同业公会及报称查所利得税请尽量从轻以示体恤的报告
民国三十七年财政部湖北区直接税局江陵分局修正公布印花税率表
民国三十六年毛笔一支
25000国币,电灯泡三个共计33000国币发票
民国三十六年马聚源厨具发票及印花税票
民国三十六年皮箱发票及印花税票
把当时沙市中山路沿线商家的发票摆在一起,各商号“牌名、街道、户数、行业”与《沙市建国前贸易史料选辑》一书中各行各业街道分布一览表一一对应,基本可以还原出1946年到1949年中山路沿线的商业格局。建成于1934年的“中山大马路”呈东西走向贯穿于市中心,基本上与荆江大堤保持平行,是旧时期沙市的一条主要商业街,非常繁华。街道两侧分布着全市大部分的商埠、银楼和外资银行,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一条纯商业性质的街道,街道两边的各种百货店、商铺多达150多家。从发票上可以看到,中山路上集中了各行各业老字号,有“义生福”茶食号,“同兴裕”百货,浙江“老东明”酱园、“恒泰乾”纸业、“祥顺华”纸业、“天福”海味等等。
1934
年的沙市中山马路
义生福茶食号、祥顺华纸张文据印刷号发票
恒泰乾苏纸印刷文具号、上海老东明绍酒酱园沙市分店发票
同兴裕百货商店发票。右为其解放后的“化身”沙市中心百货商店(
1956年摄)
天福海味食糖杂货号发票。右为解放后的天福副食海味号(
1956年摄)
人情味——礼仪之风与各色性情
仔细研究之后,你就会看到这些大小、质地、颜色、款式各式各样、貌似千差万别的发票背后,其实有着一种统一的“神韵”,那就是包含的浓浓的“人情味”。首先,写有“发奉”不是说发票称为发奉,而是旧时发票的一种商业辞令,意为“发出奉上”,带有一种谦恭和儒雅。其次,发票全是手写,体现了开票者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或含或露的鲜明个性以及写字的笔力和水平。很多书法都很漂亮,透露着开票者的学识功底。同时,发票上面大多有“宝号”、“台照”、“台升”这些现在早已不用的旧时尊称、谦称词语。比如某个单位来购买东西,那么就会在对方单位名称下面加个“宝号”,以示尊重,有时还要加个“台照”,这是对签名盖章的一种尊称,体现了浓浓的礼仪之风和中国商贾“和气生财”的文化传统。再有,民国发票上的盖章其实是一种已经消失了的“印信文化”,印信大小、样式、字体等十分丰富,颇有历史文化韵味。这些载物又载情的小小发票给人以“鲜活”之感,在当时是人们社会交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后世又能触发读者的思想感情和回忆,这是当下统一制式的机打发票所无法呈现的。
民国三十五年沙市德华商店发票
民国三十六年汉成五金电料行发票
明星相馆关于承照相片的发票
民国三十八年沙市袁正泰白铁商店发票
作者单位:荆州市档案局
老虎配资-老虎配资官网-郑州股票配资网-炒股配资交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