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沪港公务员交流计划,今年6月至7月间,4名香港公务员来到上海,按不同专业前往市住建委、市海事局及市水务局对接交流,沉浸式感受上海公务员工作。结束一个月交流,多位香港公务员告诉记者,“虽然香港与上海制度不同、工作习惯各异,但两地公职人员服务民众的目标一致,完全可以互学互鉴”。
图为谢婷
为某个细节唇枪舌剑
从到市住建委综合规划处报到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师谢婷开始沉浸式感受上海公务员的工作,与同事一起食堂吃早饭,一起考察项目,甚至一起餐后散步。“不必担心我们的普通话水平。”谢婷介绍,香港本来就是两文三语(中文、英文,普通话、粤语、英文)的环境,特区政府也会为公务员开设普通话培训课程。如今,随着与内地交流日益越来越多,香港公务员操练普通话的机会越来越多。
这一个月,谢婷参与了上海城市体检工作方案制定。与人一样,城市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病”,因此需要通过体检找出病症并“开方抓药”。体检开始前,市区两级住建部门及专业人员会聚在一起,细化打磨每个区的体检方案。“方案中出现问题怎么办,怎么调整?”谢婷感受到上海同事的专业与认真,会为某个细节唇枪舌剑,“现场给我感觉是,没有现成的规范大家就探索规范。很多时候方案是边推进边调整,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提出成熟建议。”
香港特区政府屋宇署高级专业主任杨成荫很多时间是在施工现场度过,他感慨上海在科技赋能建筑管理上的探索。一个小细节就是,香港工地文件还是以纸本为主,而上海已经基本做到内容上网查询。
这位高级结构工程师一直提到上海的工地机器人,一些大型项目上能同时出现10多种不同工种的机器人,“香港建筑工人年纪偏大,随着机器人行业越来越成熟,最终会帮助我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他注意到,内地机器人动作范围比较大,考虑到香港的建筑尺寸较小,因此需要进行“在地化”工艺调整。“这些当然都不是问题。最难的是第一步,愿意去用。”
图为谢婷介绍香港经验与做法。
沪港公务员互学互鉴
市住建委行政服务中心、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事务中心、市房屋管理局……杨成荫如今已能流利讲出一个月前还陌生的机构名称。
交流过程中,他在默默对比两地建筑业的治理结构。与内地实行块状管理不同,香港更多是条状管理,建筑按产权性质不同分别由相应部门负责——屋宇署管理私人产权建筑,建筑署管理政府公共设施,房屋署管理公共房屋。虽然模式不同,但目的是殊途同归——香港叫“服务市民”,上海说“为人民服务”。
“能够实地走入上海政府机关,是非常棒的体验。与内地同事一起工作中会发现,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大家思考的逻辑和处理的方法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会尝试寻找一种平衡,相信总能找到共同点。”杨成荫很有信心。
有意思的是,虽然此次是香港公务员来沪交流,但上海同行抓住机会学习香港长处。“香港建筑的前期规划很详细且深入,这会让前期时间长一点,但好处是想得更周全,后期改动风险小。”谢婷向住建委同事介绍。等进入施工阶段,香港特区政府对工地环境有着细致要求,如今是夏天,工地要提供多少台风扇,工作多少时间要喝水,多少时间要强制休息,这些都以条文形式规定,每个“地盘(工地)”都要遵章执行。
香港老楼多、老高层多,市区还有不少楼龄五六十年的高楼。“香港房龄30年以上的建筑有强制验楼计划。”杨成荫介绍,如果某栋老楼无法自行组织验楼,屋宇署会出面找承办商进行检验、维修,之后再向楼内居民收费。他也有遗憾,上海有很多小区加装了电梯,但香港很难做到。一个很大原因是,香港人稠地狭,原有建筑已把土地边边角角用足了,已经找不到可以加梯的空间。
“通过这次交流,我们了解到香港依托法定审批程序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协作,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治’的特色路径。此外,香港在建筑师负责制中的权责划分及专业协会的行业规范作用,为上海探索‘放管服’改革提供参考。”市住建委工作人员说,香港在复杂工程技术攻关、新型工艺推广、新材料运用中的成熟经验,同样值得上海借鉴。
图为香港公务员在市政府港澳办交流。
我们间的交流才刚开始
下班之后,谢婷或是骑着单车,或是跑步,感受苏州河两岸的风景,有时候会乘渡轮到浦东,走一段浦东滨江。这时她就会想起香港的“港岛径”,50多公里步道横跨整个香港岛,为香港市民提供感受错落山峦与多样化生态的环境。“上海有很多设计可以给香港一些借鉴。”因此,谢婷会把上海有特色的装饰、人性化的设施拍下来,传回给香港同事分享。
“上海的同事展现专业素质与务实作风,不仅贴心安排每天的调研项目,更无私分享工程管理经验。”杨成荫已经加上所有上海同事的微信,希望能继续交流讨论。“很多时候,你们习以为常的工作,在我们外人看来很有借鉴价值”。
离开上海前,多位香港公务员告诉上海同事,“我们间的交流才刚开始。希望上海同行有机会能来香港,给我们⼀次接待你们的机会。”市政府港澳办工作人员表示,两地公务员加强交流,促进了相互了解,增进了理解互信,架起了合作之桥,为未来沪港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协同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老虎配资-老虎配资官网-郑州股票配资网-炒股配资交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